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

搜索
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路9号(苏家屯区政府东侧) 乘车路线:333路、324路、335路、327路均到中医四院下车即是

版权所有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      辽ICP备16006218号  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沈阳

>
>
>
临床医案二【胃痞•肝胃不和证(浅表性胃炎,胃息肉)】

临床医案二【胃痞•肝胃不和证(浅表性胃炎,胃息肉)】

分类:
郑洪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3/04/20

  白某,女,46岁。2016年12月6日初诊。

  主诉:胃胀,食道不适感半年余。现症状:胃脘痞胀,无痛,嗳气少,嗳气则舒,食道不适感,无烧心、反酸,二便如常,易急躁生气,睡眠欠佳。舌质红少苔,脉弦缓。胃镜:浅表性胃炎,胃多发息肉,胃底粘膜下肿物。西医诊断:浅表性胃炎,胃息肉。中医诊断:胃痞。辨证:肝胃不和。情志失调,肝气犯胃,气机升降失职,胃失和降,而成胃痞。治法:降气消痞和胃。处方:柴胡15g,白芍15g,香附20g,郁金15g,川楝子15g,半夏15g,厚朴15g,紫苏梗20g,茯苓20g,陈皮20g,枳实15g,白豆蔻20g,砂仁10g,当归10g,焦神曲15g,甘草15g。7剂,每日1剂,水煎400毫升,早晚分服。嘱患者忌生冷,忌辛辣,忌饮酒。

  12月13日二诊:药进7剂,患者三日前情绪激动,胃胀略有加重,善太息,嗳气则舒,大便粘滞,睡眠欠佳,舌质红少苔,脉弦缓。上方加荔枝核20g,香橼20g。14剂,服法同上。

  2017年1月3日三诊:胃胀减轻,嗳气,食道有灼热感,大便日一次,成形,睡眠欠佳,舌质红少苔,脉弦缓。上方加蒲公英20g,浙贝母15g。7剂,服法同上。

  1月10日四诊:症状大半减轻,食道少许辣感,时嗳气,二便如常,睡眠欠佳,舌质红少苔,脉弦缓。上方去川楝子,加党参10g。14剂,服法同上。

  其后,患者不愿再用汤剂,以胃苏颗粒、枣仁安神胶囊口服。

  2月14日五诊,病情好转,纳少,时嗳气,无烧心、反酸,大便成形,仍性情急躁易怒,睡眠较晚,面黄,舌质红少苔,脉弦。处方:柴胡6g,白芍10g,香附10g,太子参10g,茯苓10g,白术10g,白豆蔻3g,陈皮6g,砂仁3g,焦神曲10g,枳壳6g,甘草3g。天江药业颗粒剂,开水冲服,每日2次,早晚分服,28剂(半月)。

  随访疾病好转,患者个人注意饮食、情志、起居等,胃胀等症状已消失。

  [病案分析]胃痞在《内经》称为痞、满、痞满、痞塞等,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篇》的“脏寒生满病”,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篇》的“备化之纪……其病痞”,以及“卑监之纪……其病留满痞塞”等。《伤寒论》提出痞的基本概念,如“但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” “心下痞,按之濡”,指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,升降失调,并拟定了寒热并用、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,其所创诸泻心汤乃治痞满之祖方,一直为后世医家所用。“补土派”大家李东垣所倡脾胃内伤之说,尤其是《兰室秘藏》之辛开苦降、消补兼施的消痞丸、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的名方。

  胃痞,多以胃脘痞满闷塞,脘腹不舒,胸膈胀满,心烦易怒,嗳气等症状就诊,常见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胃下垂、消化不良等疾病。

  病因病机多由表邪内陷入里,饮食不节,痰湿阻滞,情志失调,或脾胃虚弱等各种原因,导致脾胃损伤,升降失司,胃气壅塞,即可发生胃痞。辨证论治以邪热内陷、饮食停滞、痰湿内阻、肝郁气滞、脾胃虚弱为主,其病位主要在胃脘,与肝、脾密切相关,辨寒热虚实,病机有虚实之异,且多虚实并见。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,理气消痞。实者分别施以理气和胃,虚者则重在补益脾胃。对于虚实并见之候,治疗宜攻补兼施,补消并用。

  本病案患者因饮食不节,情志失调,导致脾胃损伤,升降失司,胃气壅塞,发为胃痞。方中柴胡、白芍、当归、香附、郁金疏肝理气;陈皮、枳实、甘草理气和胃,川楝子、郁金、白豆蔻、砂仁助理气解郁之功,焦神曲助脾胃运化而消食,诸药合用共奏疏降气消痞和胃之效。上方随症加减,治疗胃痞等症消失,效果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