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

搜索
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路9号(苏家屯区政府东侧) 乘车路线:333路、324路、335路、327路均到中医四院下车即是

版权所有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      辽ICP备16006218号  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沈阳

>
>
>
临床医案一胃脘痛•脾胃气虚证(慢性浅表性胃炎)

临床医案一胃脘痛•脾胃气虚证(慢性浅表性胃炎)

分类:
郑洪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3/04/20

       金某,女,58岁。2017年9月19日初诊。

  主诉:胃脘痛,反酸,时轻时重2年余。现症状:胃脘胀痛,按之则缓,反酸,少嗳气,食少纳呆,腹胀,周身乏力,寐可,大便溏,小便可。舌淡红胖大,苔白腻,脉弦缓。西医诊断:慢性浅表性胃炎。中医诊断:胃脘痛,辨证:脾胃气虚证。治法:益气健脾和胃。处方:黄芪20g,茯苓20g,白术15g,苏梗20g,陈皮20g,丹参20g,川芎15g,香附20g,小茴香10g,厚朴15g,半夏15g,焦神曲15g,枳实15g,甘草10g。14剂,每日1剂,水煎400毫升,早晚分服。

  10月10日二诊:药进14剂,胃脘疼痛明显减轻,余症悉减,但仍便溏,去半夏,加莲子15g,白豆蔻20g,山药30g,薏苡仁30g。14剂,服法同上。

  10月31日三诊:诸症均缓解,时有头痛,右胁痛,牙龈出血。加蔓荆子15g,菖蒲15g,郁金15g,白及6g,继进14剂,诸症尽除。

  [病案分析] 胃脘痛之名,最早记载于《内经》,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胃病者,腹胀,胃脘当心而痛。”《内经》提出,胃脘痛的发生与脾胃、肝等脏腑有关,还提出寒邪、伤食致病说。唐宋以前的医籍,多将胃脘痛与心痛混为一谈。金元时期,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李东垣《兰室秘藏》首立“胃脘痛”一门,将胃脘痛明确与心痛区分,使胃脘痛成为独立的病证。明清时期,对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更加深入,如《医学正传》说:“古方九种心痛,……详其所由,皆在胃脘,而实不在于心也。”“气在上者涌之,清气在下者提之,寒者温之,热者寒之,虚者培之,实者泻之,结者散之,留者行之。”《医学真传·心腹痛》还指出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“通则不痛”之法。

  胃脘痛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胃炎、慢性浅表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痉挛、胃下垂、胃粘膜脱垂症、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。

  胃脘痛的临床表现,常见有胀痛、刺痛、掣痛、隐痛、灼痛、冷痛等。胀痛多见于气滞,亦有脾虚运化无力的真虚假实者;刺痛多见于瘀血;掣痛多见于胃寒,寒邪直中,寒性收引,故胃腑紧缩挛急;隐痛多见于虚证,如脾胃气虚,常伴有喜按,按之则舒;灼痛多见于胃热、胃火,有虚、实之别;冷痛多见于胃寒,虚则脾胃虚寒,常喜暖且喜按,实则寒邪直中,喜暖而拒按。常伴有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吞酸嘈杂等症状。病因病机多由于寒温不适、饮食失宜、情志内伤、劳倦过度、或久病脾胃虚弱等所致。中医学辨证,以虚实、寒热、气血、升降为纲领。虚证多见于久病体虚者,其胃痛隐隐,痛势徐缓而无定处,时作时止,痛而不胀,或胀而时减,饥饿或过劳时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,揉按或得食则疼痛减轻;实证多见于新病体壮者,表现为胀痛、刺痛,痛势急剧而拒按,痛有定处,食后痛甚;寒证多见胃脘冷痛,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,得热痛减,遇寒痛增;热证多见胃脘灼热疼痛,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等。胃脘痛初痛在气,有气虚、气滞、气逆、气陷之不同;久痛在血,则多见瘀血,痛有定处,拒按,伴食后痛增,舌质紫暗,舌下脉络紫暗迂曲。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,脾胃升降为气机运动之枢纽,故《吴医汇讲》强调:“治脾胃之法,莫精于升降”。

  本案例为胃脘痛脾胃气虚证,治宜益气健脾和胃。方中用白术、茯苓、甘草以健脾益气;脾主升清,升则健;胃主降浊,降则和,黄芪、蔓荆子以升清为主,半夏、枳实以降气为用;特设升清降浊两组药物协调中焦气机;厚朴、陈皮、苏梗、香附理气化滞,丹参、川芎化瘀止痛;少用小茴香以温中和胃,全方有升有降,补中寓通,调理气机,兼和血络,故脾运健、胃纳增、湿浊化。如有便溏,为脾虚湿盛,则加白豆蔻、山药、薏苡仁健脾渗湿而收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