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

搜索
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路9号(苏家屯区政府东侧) 乘车路线:333路、324路、335路、327路均到中医四院下车即是

版权所有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      辽ICP备16006218号  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沈阳

>
>
>
临床医案十四【心悸•心脾两虚证(心律失常)】

临床医案十四【心悸•心脾两虚证(心律失常)】

分类:
郑洪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3/04/22

  王某,男,63岁,11月11日初诊。

  主诉:心悸、胸闷、乏力2~3年。现症状:患者近2、3年来经常出现心悸,时作时止,全身乏力较明显,夜间曾有胸闷,时有脘腹胀满,睡眠多梦,纳呆,大便溏,小便可。舌淡红胖大,苔白,脉促。既往史:频发性室性早搏,糜烂性胃炎多年。查体:心率108次/分,偶有早搏。心电图:室性早搏,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。中医诊断:心悸(心脾两虚证)。西医诊断:心律失常(室性期前收缩)。治法:益气养血复脉。处方:黄芪20g,太子参20g,白术20g,茯苓20g,麦冬20g,白芍20g,山萸肉20g,山药20g,枳壳15g,焦山楂15g,焦神曲15g,炒麦芽15g。14剂,每日一剂,水煎400毫升,早晚分服。三七粉3g,每日一次冲服。

  11月25日二诊:心悸好转,仍有乏力感,偶有胸闷、腹胀,饮食较好,大便不成形,每日三、四次,上方加丹参15g,白蔻仁20g,砂仁10g。

  12月16日三诊: 心悸、乏力、胸闷、腹胀及大便溏泄均好转,睡眠多梦、易惊,舌淡红胖大,苔白,脉沉略细,已无早搏。11月11日方加丹参15g,川芎15g,炒枣仁20g,合欢花20g,首乌藤20g,继进7剂,水煎服,诸症尽除。

  医嘱:节饮食,畅情志,慎起居,继服参松养心胶囊以巩固治疗。

  [病案分析]心悸是气血阴阳亏虚,或气滞、痰饮、瘀血阻滞,心失所养,引起心中跳动,惊慌不安,不能自主的一种疾病。心悸因惊恐、劳累而发,时作时止,不发时如常人,病情较轻者为惊悸;若终日悸动,稍劳尤甚,全身情况差,病情较重者为怔忡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”。心悸的病因,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,内舍于心;饮食嗜食膏粱厚味,蕴热化火生痰,或劳倦太过伤脾,气血生化之源不足;或平素心虚胆怯,又有七情所伤,内扰心神,或久病失养,气血阴阳亏虚,心失所养,发为心悸。病位在心,与肺、肝、脾、肾脏关系密切。病性主要为虚、实两端。治疗原则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”,多以益气养血、滋阴温阳,兼以活血、化痰、通络等。郑师认为:气血调和,则心神安定。心气不足或心血亏虚,心失所依,如鱼失水,均可致心惊而悸动不安。治疗上当重视调和气血,养心复脉。

  该病案患者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,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乏源,心气不足,无力统摄脉道,心之阴血亏虚,心神所养,则发心悸、气短、胸闷、多梦。脾胃气虚,运化失职,则乏力,腹胀,纳呆,便溏。病久及肾,肾水不能上济于心,则加重心悸、失眠多梦。治法以益气养血复脉为主。方中黄芪、太子参、茯苓、白术、山药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气,丹参、川芎、三七养血、活血;炒枣仁、合欢花、首乌藤养心血、安心神;白蔻仁、砂仁、枳壳、焦三仙理气化湿,助脾胃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;麦冬、白芍、山萸肉滋养上、中、下三焦之气阴。全方以补益心脾为主,心之气、血、阴兼补,兼调肝、脾、肾诸脏,诸药合而用之,补益不留滞,消导不伤正,共奏益气养血复脉之功,心悸自然得止。